重生明朝做暴君

第4章 这朝堂的官必须继续换!


    崇祯继位的时候,的确赶上了小冰河时期,天太冷了,粮食欠收,这是天灾。
    但张凡一直觉得,天灾只是一方面,天灾这一个因素还不至于让整个大明朝垮台。
    人祸才是最关键的。
    自明太祖建立大明以来,明朝的许多制度已经跑了两百多年,就没有变过。
    后世某位伟人不是说过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大明人口不断增加,士农工商繁荣发展,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基础早就不再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候的那个样子。
    后面一直不改革,僵硬的上层建筑,肯定是对经济基础起到了反作用的。
    就说这财政税收政策,从老朱开国到现在,税额就没有变过。
    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看完天启七年的财政税收,崇祯心中是百感交集,这样下去,军饷拖欠,七个月之后的辽东哗变肯定会按照历史来重演。
    那次哗变最后肯定是安抚下来了,但对军中士气打击还是很大的。
    崇祯二年,李小哥的狗腿子们开始造反,加上京师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危机,己巳之变,距离现在也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
    所以啊,给自己先立两个个小目标:防止己巳之变和李小哥造反。
    己巳之变是因为军事废弛,对皇太极的战略判断失误,李小哥造反是吃不饱饭。
    如此看来,找孙承宗和宋应星来,就是为了解决这对应的问题了!
    孙承宗便是保定府人,离京师非常近,他是天启年间辽东军事的扛把子,明末著名的宁锦防线就是孙承宗一手规划、操办出来的。
    这个防线有多牛?
    直到明朝灭亡,建奴都没有攻破。
    若不是吴三桂开关,建奴这辈子都别想入主中原了。
    而且,明末能打的将领,几乎都是孙承宗的手下。
    孙承宗身上有很浓的军人作风,接到皇帝的传召,连夜赶路。
    天还没有亮,崇祯起来上早朝的时候,王承恩便跑来给他说:“皇爷,孙大人正在宫外听宣。”
    “走!”
    不多时,崇祯到了太和殿。
    朝臣们行三叩九拜大礼后,崇祯稳坐龙椅上,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昨日崇祯在殿上一口气杀两个重臣,官员们到现在脑子里还是懵逼状态。
    他们不明白这位新皇到底怎么想的。
    昨天的行为和他过去几个月登基的行为完全不一样。
    之前定罪魏忠贤,朝中不少大臣都受到鼓舞,即便非东林党人,也觉得新皇登基有新气象了。
    但现在,这急转弯,让所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也不敢预判接下来事情会往哪方面走,也不知道皇帝打算怎么做。
    所以,为了保命,先索性都不说话了。
    魏忠贤被搞了一次之后,交出司礼监打印,现在老老实实带着东厂,也不敢再嚣张,他也体会到“皇帝一句话,自己坟头爬”的恐惧。
    就连他下面的五虎、五豹、十狗现在也低调了很多,老大不发话,下面的人即便找了文官一些麻烦上报上来,他魏忠贤也不敢再乱做决定。
    所以,此时的朝局,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大家都觉得,谁先动谁倒霉。
    面对明末朝堂这复杂的局面,崇祯也不打算跟这些个大臣斗太多,反正刀子在自己手里,接下来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来重设中枢了。
    见无人说话,崇祯道:“既然诸位爱卿无话可说,朕倒是有话要讲。”
    朝臣们连忙道:“请天子明示!”
    崇祯冷声道:“薛爱卿,你来给说说,为何蓟镇的工事修了三年,一盘散沙!”
    薛凤翔连忙出列,跪在地上:“回禀陛下,臣已经着手在加固。”
    “你上次给朕的提案中,可没有提到重点加固蓟镇的工事!”
    薛凤翔心中一颤,暗暗叫苦。
    他是今年八月才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的,现在十月一,才坐了四个月,最近朝中人心惶惶,大家哪还有什么心情办事。
    事实上,自从万历皇帝罢朝开始,朝廷的行政效率就已经大大降低,直到崇祯年间都没有缓过来。
    党争起后,官员们都热衷于党争,各个要职的官员走马观花,谁还有心思去办实事。
    就说这薛凤翔,魏忠贤的人,被定义为阉党,虽然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但这几个月却是颤颤惊惊的,尤其是魏忠贤倒台后。
    皇帝此时问的具体事务,他当然作答不出来,甚至他都忘记自己有没有给皇帝东西了。
    别说蓟镇,就是京师的很多工事,他脑子里都一团浆糊啥也不知道。
    魏忠贤一看皇帝在质问自己的人,本能地向上前为自己的人说几句,继续张罗人心。
    “启禀陛下……”
    崇祯直接打断了魏忠贤:“魏忠贤,朕没有问你话。”
    魏忠贤连忙惊恐道:“奴婢该死。”
    “退回去。”
    “是!”
    大臣们心一凛,皇帝这又是要搞什么事?
    看这架势,皇帝也不是打算要重用魏忠贤啊!
    “薛爱卿,朕把如此重要的位置给你,你竟然一问三不知!”
    崇祯其余有些愠怒,吓得薛凤翔不停磕头:“陛下饶命,臣刚上来,是臣的失职,臣一定好好反省!”
    “朕要你有何用!来人,将薛凤翔抄家,革职查办!”
    工部尚书!
    正二品大员!
    比昨天的礼部侍郎的三品官还要大,一言不合就罢了官。
    而且薛凤翔是阉党一派。
    下面的东林党们立刻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看来皇帝真的没有被魏忠贤蛊惑,至少阉党还是要查办的!
    阉党昨日还欢呼雀跃,现在却也是心中摸不着北了。
    如此看来,魏公公并没有重新得势啊!
    外面进入侍卫,将薛凤翔押了出去。
    薛凤翔也不喊冤,毕竟皇帝只是罢了他的官,一没降罪入狱,二没杀他。
    比起昨日的钱谦益和黄立极,已经好太多了。
    薛凤翔被拉出去后,殿内一片死静。
    崇祯之所以询问蓟镇边防,是因为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就是从那里冲进来的。
    御史罗元宾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山阴监生胡焕猷弹劾施鳯来施大人、张瑞图张大人、李国普李大人,身居揆席,漫无主持,甚至顾命之重臣,毙于诏狱,五等之爵,尚公之尊,加于阉寺,而生祠碑颂,靡所不至,律以逢奸之罪,夫复何辞!”
    罗元宾此话一出,崇祯立刻站起来,怒道:“大胆!”
    罗元宾赶紧跪在地上,把头埋起来。
    他只是个小小的御史言官,不过明朝的言官向来不怕死就是了。
    “太祖高皇帝明令禁止学生议政,这监生现身在何处?”
    “回禀陛下,此人现在山阴县!”
    明朝的山阴县就是后世的绍兴,江南水乡,东林党人的老巢东林书院也在江南一带。
    这个胡焕猷很显然就是个东林党人。
    雨住了,天晴了,这些个读书人又觉得自己行了!
    【作者题外话】:各位,新书求包养啊。我这两天定个每天更新的固定时间给大家。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