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6

第六章 过年


    院子里的人叽叽喳喳的边干着活边说笑着,几个小的也是拿扫帚的拿扫帚,拿铁锹的拿铁锹,一派过节的欢乐气氛。
    培茵听见姐姐培芝喊:“二叔,二叔,快点起来贴春联了。”
    过了一会,二叔省勤懒洋洋的说:“你们这不是干得很好吗?二叔为了革命事业整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家里这点小事就交给你们了,等过了年二叔给你们买好吃的。”
    三哥培田说:“二叔骗人,去年过年的时候就说给我们买好吃的,也没有见你买了来,今年过年又说要买。”
    二哥培军说:“二叔,咱不能光说不练啊,要不你给我们钱过了年我们自己买吧。”
    二叔说:“这小孩子,怎么不听大人的话呢,二叔说给买就一定给买。”
    爷爷这时候说话了,“省勤,把这些垃圾推到小河边,别一天到晚的不干正事。”
    二叔嘟嘟囔囔的推着小铁车子,等走远了,爷爷跟你个孩子说:“你们都是好孩子,过了年爷爷给你们买好吃的。”
    几个孩子一阵欢呼,爷爷可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呢。
    虽然看不到人,每天听在院子里的人说话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这个家里除了自家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出嫁的闺女的二爷爷二奶奶老两口,只有一个远嫁外地的闺女的三奶奶,再就是自己这一大家子,以及现在还是单身汉的二叔。
    沈父除了有二叔一个弟弟,还有已经出嫁的大姐二姐以及一个妹妹,家里这些姑姑自己都没有见过,因着冬天路不好走,且又到了年底下,约好了等着过了年一起来。
    从奶奶父母以及哥哥姐姐的话里培茵知道自己的大姑姑现在还在京城,二姑姑现在随着二姑父一起下放到二姑父南方的家乡,小姑姑倒是嫁的不远,就在隔壁村子,因为娘家的哥哥被遣送回乡劳动改造,据说在婆家不如以前过的好。
    二奶奶家的两个姑姑嫁的村子都在沈家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三奶奶家的姑姑听说嫁的是个当兵的,后来跟着部队去了西疆,要不是逢年过节的都有东西寄过来,估计村里没几个人能记着这个远嫁他乡的姑娘吧。
    这样过年的时候也就是二奶奶家的两个姑姑,还有自家的小姑能回娘家了,至于自己娘的娘家,培茵表示没有听说过,而且姥姥家的事情对于几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来说也是讳莫如深。
    梳理了一下家里这些人的事情,培茵表示自己应该庆幸自家的父母没有被关牛棚,只是下放回老家务农,且自家因着几位长辈的原因在村里还没有彻底的被打倒在地永远不能翻身。
    三十一早奶奶跟妈妈就又是剁馅子又是和面,准备晚上包饺子,饺子馅是白菜肉的,在面粉里掺了玉米面活好了,饧着,晚上吃了饭一大家子就开始包饺子忙活,时间不长盖帘上就摆满了胖乎乎的饺子。
    饺子是大年初一一大早起床煮来吃的,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盖帘上胖乎乎的饺子,一个劲的咽唾沫,三哥培田拉着娘的手说:“娘,咱煮两个尝尝好不好?”
    姐姐培芝也说:“娘,咱就尝尝饺子馅咸不咸。”
    沈父沈母有些无奈又有些心酸的看着几个眼巴巴瞅着水饺的孩子,最后沈父叹了口气,说:“那咱就先煮两个尝尝,尝完了就赶紧睡觉啊。”
    几个孩子一个劲的点头应着。
    外间小灶上有个燎壶,专门烧开水的,沈母盛了半壶水,烧开了点着数放进去八个饺子,煮熟了给四个孩子一个人两个。
    大哥培华吃了一个,另外一个一分两半,给了自己爹娘每人半个;二哥吃了一个半,剩下半个给了三弟,三弟是在困难时期出生的,对吃的东西很是在乎,二哥知道三个这个毛病,每次得了好吃的都喜欢给这个弟弟留下一点。
    吃了饺子,天还很早,熄了油灯,躺在炕上,姐姐培芝说:“爹,讲个故事吧。”
    爹说:“讲什么故事啊?”
    培芝说:“小鸟填海的故事。”
    屋里很黑,几个孩子睡炕头一边,沈家夫妻俩带着最小的孩子培茵睡另一头,培茵觉得培芝刚说完自己的娘就慢慢的捅了捅谁在另一边的沈家爹爹,低声说:“讲点别的,万一这个是破四旧的东西怎么办。”
    沈父清了清嗓子,说:“新社会了,爹爹给你们讲点新鲜的故事好不好?”
    于是,这天晚上培茵听沈父讲了好几个革命故事,本来很简短的一个小故事,架不住沈父是个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