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朱常洛大帝

第16章军器局


    第十六章军器局
    “吕爱卿,加快募兵,所募新兵要加紧操练,月俸和老兵一样,都是二两!”
    “臣领旨。”
    “通知下去,朕每日都会来此巡视,如果让朕看到他们再这般懒散,月俸全部减少一两!”
    吕大器听此先是一愣,随即不敢置信地问道:
    “皇上,您每日都要来?”
    “当然!”
    “臣领旨!”
    操练军士,他不擅长,这些自有将领们去做,他只需每日过来监督一下即可。
    而且,等到焦琏和林时望来了,在他们的操练下,必定能出现一支强大的军队。
    交代完这些后,方浩便带着众臣来到了工部的军器局。
    因为朝廷新立,所以军器局很是简陋,一个大院,里面住着约有五十多人,全部都是工匠。
    大院之内什么都没有,连打铁的地方都没看到,这种环境,怎么能研发军器?
    看来军器局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皇上的到来,让这些工匠都受宠若惊。
    明朝工匠的地位非常低,他们平时见个小官都难,没想到今日皇上竟然亲临了。
    召集工匠后,方浩简单询问了一下他们对各类火器的理解。
    一群工匠颤颤巍巍地站在方浩面前,连话都说不利索。
    在方浩温声安慰了半天之后,他们才一一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他们的叙述,方浩欣喜地发现,这些人里至少有三十个人对火器很是了解和熟悉。
    而其中有一人,让方浩是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此人四十来岁,面黄肌瘦的,谈到火器时,侃侃而谈,信手拈来,对火器的了解远超其他人,甚至还谈到了用燧石发火的自生火铳。
    而这就是让欧洲装备了整整两百年,领先整个世界的燧发枪!
    “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对火器如此了解?”当所有人回答完毕后,方浩指着那人问道。
    那人见此,连忙跪倒在地,恭声道:
    “微臣名叫毕登辅,歙县人,从小跟着叔父研究火器,所以才对火器了解一二。”
    “你姓毕?”方浩忍不住一愣,“你叔父是谁?”
    “叔父名叫毕懋康。”
    “卧槽!”方浩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毕懋康是明末最著名的火器研究专家,著有《军器图说》等巨著,他是明朝第一个研发出燧发枪的天才!
    “你现在是何官职?”方浩问道。
    “微臣是军器局大使。”
    军器局大使乃正九品,是军器局一把手。
    “朕现在擢升你为工部员外郎,你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研发并制造火器!”
    “微臣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毕登辅激动得热泪盈眶。
    工部员外郎可是从五品啊!从正九品直接升到从五品,这简直是一步登天了!
    其他工匠见此,都艳羡不已。
    “你别高兴得太早,如果朕发现你只会嘴上功夫,没有真才实学,朕会定你欺君之罪!”方浩厉声道。
    毕登辅听此,吓了一跳,连忙揖礼道:“臣定不负圣恩!”
    “很好,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方浩目光灼灼地扫视了一眼所有工匠,“以后但凡有立功者,朕绝对会不吝赏赐,功劳巨大者,封侯都不是问题!”
    此话一出,瞿式耜等人先是一愣,随即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方浩。
    他们都深受阶级思想毒害,所以工匠在他们眼中,不说最低贱,也差不了太多。
    而那些工匠听此,则一个个激动得面红耳赤!
    “还有,从今天起,所有工匠的月俸提升至二两!”方浩又突然说道。
    瞿式耜等人听到这话,嘴角都一阵抽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永茂则直接无语了,刚刚军队提了月俸,现在工匠们又提,皇上这是要闹哪样?
    两边都在招募新人,这将来可是一大笔开支啊,国库的钱够花吗?
    “叩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工匠们都激动不已。
    “而且,从今天起,军器局不再对外开放,每日都会有重兵把守,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方浩突然语出惊人道。
    这里将是他现代知识的绽放之所,绝不能被敌军知晓和窃取。
    不出意外,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最先进的热武器研发和制造基地!
    “这……”毕登辅听此,愣了半天。
    “如果有人不愿意,可以现在离开!”
    下面的工匠们听此,许久都没人动一下。
    他们当初进来的时候,就没打算出去了,外面现在兵荒马乱的,出去就是找死。
    待在这里,每月还有二两的月俸,这简直是求之不得了。
    “方爱卿,招收工匠的时候,务必把这条说清楚!”方浩嘱咐道。
    “臣领旨。”
    接下来,方浩叫人拿来笔墨,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先是画了一个地雷的草图,然后画了一个热气球的草图。
    他命人高高举起这两个草图,然后大声说道:
    “这两样东西,一个叫做地雷,一个叫做热气球!”
    工匠们听此,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幅图看,图中的地雷很是古怪,跟他们平时见到的不一样,热气球则闻所未闻。
    毕登辅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毕爱卿但说无妨。”
    “皇上,地雷臣等知晓,也熟悉制作之法,只是这热气球闻所未闻,不知是何用途?”
    “热气球等会朕会详解,朕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们对地雷到底了解多少?”
    毕登辅听此,对身后一个中年汉子使了一个眼色,那中年汉子便一步上前,跪拜道:
    “军器局副使刘仲初,参见皇上!”
    “不必多礼,谈谈你对地雷的看法。”
    “皇上,地雷是一种埋入地下的爆炸火器,外为雷壳,内装火药,藏于地中,人马遇之,辄烂……地雷的优点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伤力大,但缺点也有很多,制作不易,容易哑火……”
    听着这中年汉子的讲述,方浩赞叹地点了点头。
    据他所知,地雷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那时候名叫火药炮。
    到了明朝,地雷发展十分迅速,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