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第9章 诛董


    第9章诛董
    种平知道荀攸这是在考校自己对军事的了解。
    虎牢关……
    他略微思量一会儿,想起剧情应该是吕布带兵搦战,中间好像有叫个武安国的上来应战,结果断臂而走。
    高潮就是三英战吕布。
    种平以前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里,穿越到三国的主角几乎就没有错过这一名场面的。
    这么一想,感觉自己就跟穿了个假越似的。
    重大剧情点几乎都没怎么参与啊。
    种平组织好语言,回答说:“吕布此人有虓虎之勇,若要守关,董卓必然使吕布斗将搦战。”
    “联军之中,未闻有勇力能胜吕布者。”
    “平以为阵前斗将,志在励气。”
    “士气一泄,再想取胜便是难上加难。”
    王允有些讶然,他目露赞赏之色,低声自语。
    “‘阵前斗将,志在励气’这见解倒是新奇。”
    他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过了一会儿,才又抬首道:“联军之中,能人辈出,吕布纵有些勇力,亦不能抗衡天下英雄。”
    种平默默把“吕布乃当世第一武将”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他坐直身体,语气谦逊。
    “司徒言之有理,先前荀叔父曾言,联军中有一人姓关名羽,出阵之时一刀即将华雄斩于马下。”
    “如今虎牢关外群英会至,平不曾仔细考量,便断言胜负,实在过于轻狂。”
    王允雪白的胡须小幅抖动。
    “不错,璞玉可雕也。”
    荀攸慢慢吐出一口气。
    种平比他想得还要聪明。
    以荀攸这些天对种平的了解,这孩子对联军胜负的看法与自己如出一辙。
    董卓必然溃败。
    荀攸很担心种平会如实回答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因为实际上在考校他的并不是荀攸,而是王允。
    对于王允而言。
    种平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童。
    他可以早慧,却不可过于聪慧。
    尤其是在他提出利用谶纬之学离间董卓吕布之后。
    王允对种平固然欣赏,但其中说不准还有几分警惕。
    没错,警惕。
    一个足够年轻,颖悟绝伦,却对天地神鬼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
    种平此时能利用鬼神之事,那以后呢?
    难道能想象这样一个人会对皇权有足够的忠诚吗?
    荀攸觉得种平不会看不出王允问题中陷阱。
    他只是担心种平毕竟年幼,对人心的揣摩不深,言语之中会有所疏漏。
    种平回答的很谨慎,他不露锋芒,轻而易举地躲过了王允的试探。
    荀攸表示十分欣慰。
    种平心想我倒是知道虎牢关之战的结局是刘备关羽张飞群殴吕布,董卓迁都长安。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我能说出来嘛?
    我要真说出来估计今晚就能收获烧烤大礼包了。
    算了算了,我还是敷衍一下好了。
    种平于是只大概把三英之前的剧情剧透了一下:
    斗将是斗不过吕布的,联军士气跌落之下可能会输,我给你提过醒了哦。
    就这样,种平无意之中消除了王允的那一点小警惕,顺带还收获了荀攸的肯定。
    当然,种平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十几日,董卓便领着败军回到洛阳,召聚文武,商议迁都之事。
    虽说是商议,但这次董卓不再顾忌朝中士族的态度,有异议者一概当场格杀。
    若非李儒劝住,董卓甚至要以此为借口株连“逆党”,大肆屠戮朝中士族。
    李儒知道董卓现在已经彻底疯狂。
    虎牢关之败将董卓从洛阳的奢靡中唤醒,让他意识到这一年多来自己强大表象之下的虚弱。
    董卓一直以为他站在龙椅旁边就代表自己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成为制定规则之人。
    但现在他才发现,这世上真正的权利不在龙椅之上。
    而在士族口中。
    他从出生开始,便注定永远不可能拥有掌握住这种权利的机会。
    种平觉得自己很方。
    自从他认清到自己的智商水平之后,他定下的目标就变成了攒名望、跑路、抱大腿、苟住,快乐摸鱼。
    另外因为绑定系统,所以在抱大腿后面又加了个“献策肝寿命”。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计划进行到第一步就面临夭折的危机。
    他……压根没法跑路!
    被董卓军队裹挟着走了一天,种平整个人都蔫了。
    这还是借着王允的光,可以跟种辑有匹马骑的结果。
    种平在马背上被颠的头昏脑胀,眼睛都睁不开。
    幸而在前头跟王允在一起还能透点风,自己的骑术也还练得不错,不然……
    他瞟了眼系统栏,看着自己30的武力值,无语望天。
    就这被马颠一会儿就累死累活的体质,等到了长安怕不是要直接嘎了?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种平到了长安以后不仅能喘气,夜里还可以顶着一对熊猫眼继续跟荀攸王允这两个老硬币制定诛董大计。
    本来种平以为王允设个宴会邀请吕布,言语中挑拨几句,或许会让吕布生出投靠之心,但要让他完全反叛可能还要费点心思去诱惑。
    没想到历史终究没有偏离原有轨道。
    由于种平的推进,董卓虽然比历史上早死了一年,却阴差阳错依旧死于女色。
    吕布调戏董卓的婢女被发现,董卓以手戟掷之,扬言吕布乱其私室。
    种平听到这个消息时,诛董之事已经尘埃落定。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洛阳的儿童们在长安唱着新的童谣。
    董卓的尸体被弃于街市,无人问津。
    种平远远的站在街口。
    这是他第二次看见董卓。
    他想起书上说,百姓痛恨董卓,董卓死后,百姓以火置其肚脐中为灯,路过时见到董卓的尸体都要用脚狠狠踩上几下。
    种平站了很久,人群在那具肥胖的尸体边来来往往,却并没有多少人停下来去咒骂或者是践踏。
    也许活着的董卓才是董卓,死掉的董卓只是一滩肥肉,堆积在地面之上,徒然吸引些虫蝇。
    偶尔有过路者因为路被挡住,才忿忿不平的踹开董卓的腿,或者别的什么部位。
    难道点天灯这件事是假的?还是说我来早了?
    我是不是应该等晚上再来?
    种平陷入沉思。
    老实说,他心情有点复杂,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认识的人死掉,变成一具尸体。
    虽然董卓之死,他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
    但是现在现在这里,真真切切凝视着这滩尸体,不知怎么,他反而有种荒谬感。
    尤其这短短两个月,鸩少帝、联军讨董、迁都,董卓之死……瞬息万变,光怪陆离,都给种平一种格格不入的割裂感觉。
    他忽然听到不远处穿来哭声。
    抬眼一看,有一人正伏在董卓的尸身之上哀泣。
    “这是……蔡邕?”
    种平赶紧环顾四周,果然看到一队甲士匆匆而来,为首之人怒喝:“此逆贼董卓之尸!汝是何人?要为此贼哭嚎?!”
    这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熙熙攘攘的人群静止下来,不知是谁先抓了把土灰扔到董卓脸上。
    蔡邕被甲士们带了下去。
    人群将董卓的尸体围住,种平个子矮,现在什么也看不见,只听着怒骂声不绝于耳。
    不少人捡起地上的石子往董卓身上砸。
    所以,原来之前大家那么平静是不知道地上的尸体就是董卓吗……
    种平有点牙痛。
    作者明天有早八,上午两节大课都是连着的,所以第十章可能要等到明天下午发了。
    不好意思啊大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