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第11章 你是懂双标的


    第11章你是懂双标的
    王允诛杀董卓之后,天下诸侯多少都分出目光,暗暗关注着长安局势。
    十三岁的种平因救驾和献计之功,被征辟入朝,担任少府之职的消息。也随着这些细作的往来,逐渐传出长安,为世人所知。
    不过并未有多少人当真将这消息放在心上——
    一个十三岁的黄口孺子再聪慧能聪慧到哪个地步?
    救驾之功倒还有些可信,至于献计除董?
    多半是种辑出的计谋,不过将功劳推到种平身上罢了。
    不仅关外诸侯大多是这么想,就连朝廷之中,也有许多人抱着这种想法。
    种平完全没察觉到朝中某些人的异样眼光,这几天他正忙着给蔡邕求情和准备应付接下来的李傕郭汜之乱。
    王允很奇怪种平为何要为蔡邕求情。
    据他了解,种平与蔡邕只见过一面。
    他们二人见面时,便蔡邕在正在哭董卓的那一日,这两个人实在谈不上有什么交集。
    实际上,种平对蔡邕的了解也并不多。
    他只是上辈子上学时读过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知道对方是东汉文学家,有个很出名的女儿叫蔡琰。
    硬要说的话,种平对蔡琰的关注还要高一点,毕竟《胡笳十八拍》是他会弹的几首琵琶曲里最熟练的。
    而他以前看过的三国文里,十个有六个男主会娶蔡琰为妻。
    如果蔡邕没死,蔡琰也许就能逃过被匈奴掳去的凄惨命运吧?
    种平虽然没什么大志向,但是力所能及的事还是想要出一份力。
    再说自己既然学过《胡笳十八拍》,那蔡琰也能算得上是自己的老师啊,师祖有难,自己不得救一救?
    救下蔡邕,让他把《汉史》写完,说不定高中必背古文里就又多了一篇呢?
    种平脑回路清奇。
    王允还是对种平有所偏爱。
    蔡邕下狱之后,百官为他说话的人有很多。
    连太傅马日磾都跟王允求情,希望王允能看在蔡邕才华的份上,让他把《汉史》续完。
    言下之意就是把蔡邕放了,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安安静静搞学术就行。
    王允当时就表示不行。
    蔡邕都哭董卓了,你指望他思想能多正,他要写书搞不好就是误人子弟,我一定要给他砍了。
    然后种平也跟在后面求情。
    蔡侍中文才盖世,刚直忠正,是个大好人呐,难道能因为他一时冲动就将他以前的贡献全部抹去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允一听眼睛就亮了,他捻着胡子什么也没说。
    当天夜里,蔡邕就被放出来了,王允甚至默许他留在长安。
    马日磾:王允我
    (您的同僚马日磾因言语过激被踢出聊天室)
    种平: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处理好蔡邕的事之后,种平难得有段清闲时间。
    他真的不理解,怎么会有人为了不学数学而在大学选择了法学,以为这辈子都不用再跟数学作斗争,结果穿越以后被任命成皇家金融管理的啊?
    太荒谬了。
    种平叹气。
    种平掉头发。
    没错,他这个少府就是掌管宫中宝货的。
    他几乎每天都在算账。
    这也算某种程度的恩将仇报了。
    刘协,听我说谢谢你。
    种辑一开始看着种平穿上官服,每天跟自己一起入宫,傍晚才回来,还有些不太适应。
    直到某天他上朝后,发现竟然有人暗地诋毁自己儿子是靠爹上位!
    种辑出离愤怒。
    什么叫我给出计谋,让儿子领功劳啊?!
    我有那个水平吗?
    你们说瞎话都不带打草稿的?!
    我儿子就是这么卓越,这么忠君爱国,咋地,伱们不服?
    种辑撸起袖子就冲过去了。
    晚上
    种平看着自己老爹那张肿起来的脸,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还有点生气。
    就为这点事儿,您至于吗?被说两句我又不会掉块肉……
    种平一边给种辑涂药,一边将那几个惹到自己老爹的倒霉蛋记在了心里。
    种辑哼哼唧唧。
    他冲得太急,脚没刹住。
    右脸直接撞到柱子上,撞掉了一颗牙。
    现在半边脸肿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种平心想自个儿老爹好像还在气头上,等他冷静下来估计就得愁自己明天这样该怎么上朝了。
    种平也挺愁,他发现自己离制定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明明一开始只是想赚点名望抱大腿躺平的啊……
    现在。
    现在王允也勉强算是条大腿,可问题是吕布加王允,实在不是对面李傕郭汜加贾诩的对手啊。
    当初倒是也侧面提醒过司徒,可以收降李傕郭汜之兵,然而却被以“西凉之人,轻狡反复,不足为信”的理由拒绝……
    自己也不能来个大预言家,直接剧透啊,归根结底,还是太年轻的锅。
    种平越想越难过,他觉得自己就是条咸菜鱼,又闲又菜又多余,顶上去也就算个人头数……
    这要怎么赢?
    种平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李傕就带着二十余万人杀奔长安而来。
    消息传来,满朝公卿仿佛又回到董卓把持朝政之时,百官与刘协惊怖交加,惶惶然不知所措。
    王允当机立断,下令让吕布及李肃带兵应战。
    种平努力回忆李傕郭汜是怎么进入长安的,但他对这一节实在没有什么印象,因此也无可奈何。
    他只能确定既然自己都曾利用过吕布有勇无谋的特点,没道理智商更高的贾诩会不用。
    吕布与李傕交战,连胜几场。
    似乎李傕等叛军只是虚张声势,不足为虑,只待吕布总攻,便可轻易剿灭。
    但种平知道,这是快到贾诩出手的时候了。
    种平自吕布出兵,便每夜至荀攸处,关注战局。
    当然,现在种辑不会再对种平的行踪多加干预,种平终于摆脱了要牛福拉着自己翻墙的痛苦经历。
    卡在墙头这件事,是真的很令人感到蛋痛。
    种平看着荀攸在地图上标记吕布与李傕的动向,胜负。
    当他看到李傕被吕布围困在山上时,他突然就意识到了贾诩的计策。
    这不就是马稷守街亭?!
    马稷被困在山上,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不错,那时没有人愿意用魏延之计是因为太过凶险,成功率太低。
    可现在出计的贾诩,贾诩……种平记得此人是爱用毒计的,计策也往往出人意料。
    而且现在李傕军队离长安不远,道路之上也并没有什么凶险之处。
    如果我是贾诩,我会选择怎么做?
    子午谷奇谋……
    围魏救赵……
    种平猛然抬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叔父,我好像知道西凉军下一步的动向了。”
    荀攸正在地图上标注的手一顿。
    知道了,他知道啥了?
    哦,好像是知道李傕的计划……
    等等?!
    荀攸手中的笔微微颤抖。
    这小子的成长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我才刚分析到故作疑兵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