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从跨国财阀到民企之光

第12章 先买一栋楼扎下根基!


    现在的世界奇闻故事报,就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依照韩啸原本的规划,他是要依托世界奇闻故事报,建起一个新闻媒体集团的。
    传媒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媒体非常重要!
    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控了渔轮!
    拥有自己的媒体集团,那就可以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友好的渔轮空间。
    韩啸怎么可能去卖掉刚有大起色的世界奇闻故事报呢?
    韩啸便一口回绝:“不好意思!我从没打算卖。”
    对方的语气立刻就不高兴起来:“韩先生,你是外来人,在香江并没有根基,你的势力不足以保护你周全!我的建议是,你要慎重考虑我们的收购!”
    “我们东方晚报,现在是本港第一,财大势大,你是斗不过我们的!如果你不愿意被收购,我们会马上创办一份跟你类似的报纸,到那个时候,你一定会被排挤到做不下去!希望你不要后悔哟!”
    我擦!
    这还开始吓唬人了?
    香江这边,这个时候鱼龙混杂是真的,各种社团林立,到处都是小痞子。每一块区域,都有某种团伙盘踞收取保护费。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团团伙伙的玩意,不会轻易招惹普通人或者商人的。
    韩啸冷笑道:“怎么?张先生,您这是要强买强卖了吗?”
    张玉坤皮笑肉不笑地说:“这怎么敢?那是违法的事!我们是不干的!您作为香江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我们尊重你这样的人才!”
    “我们只是希望能够跟你合作罢了。”
    “韩先生,再考虑一下吧!10亿元现金一次付清!然后,您继续主管世界奇闻故事报,而且,您还可以保留一部分的股份,继续每年吃红利。”
    “哈哈!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你也没地方找哇!对不对?”
    韩啸冷声道:“不好意思,不感兴趣!”
    说着,他就挂断了电话。
    他心里沉吟,早就听说东方晚报的创办人是混嘿色会的,看样子,真有这种可能。
    不过,韩啸并不担心。
    香江这个社会,虽然有各种灰色和黑色地带,有点儿乱,但是,总体的秩序还是有的。
    就算是混社会的,也会遵守规则。
    转眼又过了一周。
    世界奇闻故事报基本上算是稳住根基。
    这份报仍然是隔天出版,每期印刷稳定在60万份以上。这个时候,香江可谓是人人争睹世界奇闻故事报。
    从第4期报纸开始,世界奇闻故事报每期的营收已经可以达到400万左右。
    扣除成本,韩啸每期可以净赚300万。
    报纸有了起色,韩啸觉得,第一要紧的是要买一栋楼,有了自己的物业,这才像个大报社的样子。
    所以,世界奇闻故事报创立半个月之后,韩啸就斥资5100万港纸在尖沙咀购买了一栋16层高的独立大厦。
    这栋楼占地12亩多,除了主楼,还有一栋3层高的配楼。
    总共建筑面积大约是7千4百多平米。
    “老板,您买贵了,如果再跟他们讲讲价,4500万应该可以拿下来的!”签完了购买合同之后,于慧娴又忍不住说道。
    韩啸笑道:“也没贵太多嘛!主要是这栋楼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错,距离维多利亚港也就两三百米远,紧挨着弥敦道。最关键的,这个物业建好的年份比较小,才不到十年,还是装修好了的。我觉得还是非常超值的!”
    弥敦道是香江玖龙的主干道,串联起了尖沙咀和旺角两个商业区。
    就韩啸买下的这栋楼,也就是1979年你那个用这个价买,再过两年,估计价格就会飞涨起来。
    1979年之所以价低,是因为这年龙国跟大罂开始谈回归的问题,而且局势也有点儿紧张。
    香江的富人都成了惊弓之鸟,纷纷想要卖出物业,移民海外。
    韩啸算是捡了个漏。
    到了21世纪,不说这栋楼,单就这块12亩多的地,估计就要至少六七十亿!
    现在在香江置地,那还是相当实惠的。
    所以,韩啸宁可推迟自己达成系统要求的第二阶段创业条件的时间,也要先买下这么一块地。
    有了这块地和这两栋楼,他在香江的事业算是有了根基了。
    买楼之后,韩啸又差不多成了个穷光蛋。
    世界奇闻故事报所有人员纷纷搬进了新楼。
    在韩啸的指导下,鼎龙实业的事业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文龙出版社在新楼挂牌成立。
    其实,也就是招聘了几个编辑、校对以及外联人员。
    然后,文龙印刷厂也在那栋三层附楼内成立。
    让韩晓感到惊喜的是苏雯不声不响的竟然通过本港的几个机械厂,自己出图纸,定制了最新款的激光照排印刷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