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沙俄当土豪

重生沙俄当土豪 017 是挑战,也是机遇(六,鲜花加更)


    枪械研究室。
    这是整个远东国际军火制造集团尖端技术人才最多的部门。
    在此之前,这一部门的成员一直在致力于研发超高性能威力的反器材狙击枪。
    也就是现在的这款破坏者。
    随着破坏者研发的成功,他们得以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而现在,方宁的出现,让他们原本就短暂的休息时间变得更少了。
    “诸位,现在有一款枪,它需要具备两种模式,一种是单发,一种是连发。”
    “连发状态下,一秒钟内,三十发子弹全部打光。”
    “不仅如此,它还要非常轻便,枪支整体加上弹夹重量需要控制在1公斤左右。”
    “最重要的是,它需要具备持枪者不走出掩体的情况下,就可以射击敌人的能力。”
    听着方宁一条一条的列着的枪支属性,在场的数十名技术人才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老板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就要以这个为准则,设计出符合这些所有要求的枪支?”
    “没错,答对了。”
    “NO,老板你不如杀了我,要让所有功能属性都符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单独完成的话,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要让一把枪同时具备四条属性,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板,您这是打算让我们做拐弯枪吗?”
    看着墙板上的几点要求,克鲁斯一下子就瞄准了第四条。
    前面三条,军火市场的枪支很多都符合。
    虽然三条集中在一把枪上并没有,但是要去研发的话,并不难,需要的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难度最大的,应当就属于第四条了吧。
    根据克鲁斯的记忆,拐弯枪的最早设计在二战时就已经诞生了。
    而且那时候的拐弯枪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十分简单粗暴的将枪管给弯曲。
    比如有四十五度的,九十度的,一百二十度的。
    甚至,最夸张的是,还有枪管直接弯成一百八十度的枪支。
    不过,虽然那时候的拐弯枪的确有一定效果。
    但是,却有两个不能忽视的致命缺陷。
    第一,拐弯枪的射程将会大大减弱,有效伤害距离随着弯曲的角度越大,攻击的距离就越近。
    比如弯曲四十五度,原本攻击距离有三百米的枪支,大概会减弱到两百左右。
    而弯曲到九十度时,攻击距离就会缩减至一百米左右。
    而当弯曲到一百八十度,攻击距离甚至就只有几十米。
    当然,这还只是攻击距离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因为枪管弯曲,使得持枪者在扣动扳机的时候,子弹会在枪管中形成无规则碰撞。
    随着碰撞的次数越多,枪管的损坏程度也就愈发严重。
    而当射击两百至三百次的时候,枪管就会有炸膛的危险。
    所以,二战时虽然已经有拐弯枪出现。
    但是因为损坏率太高,又有致命的炸膛危险,因此没有被全面普及。
    如今,老板将目光对准了拐弯枪上,显然是有点不太理智的。
    因为据克鲁斯了解,米国和以色列也在研制。
    凭借这两个国家在军火市场的地位都研究了几十年,更不要说这小小民营军工企业了。
    而看着那数十名技术人员毫无动力的样子,方宁从文件袋中拿出了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有我对拐弯器设计的一些想法,你们看一下。”
    “如果说看完之后,你们再跟我说拐弯枪不可能研发出来这话,今后,拐弯枪的研发,我决口不提。”
    听到这话,技术人员走了上来,拿起了方宁的资料看了起来。
    既然老板都这么说了,那么就算是装装样子,他们也得将资料看完不是?
    可是,当他们拿起资料后,心里再也无法平静了。
    因为他们发现自家老板的想法,和二战时期的设计完全是两回事。
    二战时期的拐弯枪,就是将目标对准了枪管。
    原本他们以为自家老板也是如此,但是他会着重的改进枪管,将枪管打造的更加耐打。
    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根据方宁资料中显示,拐弯枪射击武器系统有两个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是枪支和彩色摄像头,后半部枪托。
    在使用的时候,摄像头会随着枪身的弯曲来记录所有的景象。
    而使用者在不需要探出身体的同时,还能通过显示器看到所有的景象。
    只是,现在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武器系统以及摄影系统融合。
    而且,他们还要将枪支打造的足够小。
    这样的话,即便是有彩色摄像头安装在枪身上,也不会因为重量加重而影响到使用。
    看到这,这些技术人员一改之前的态度,纷纷要求立即开始对拐弯枪的研发。
    因为他们十分清楚。
    这样的设计理念与想法将会给整个军火产业带来极大的轰动效应。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躲在墙后一枪击杀敌人将不会是梦。
    与此同时,远东国际军火制造集团也将会因为这支充满科技的枪支而名声大噪,名扬海外。
    所以,他们现在迫切的想要赶快进入研发的工作中去。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虽然还差七百多鲜花才到三千五,但是距离今天结束还剩七个小时,嗯,先发上来,我相信读者大大们,大大们,我可是先发上来了,剩下的看你们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dongkeji.net。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dongkeji.net